在清远北江小三峡核心位置,有一座千年古刹,那就是飞来寺!飞来寺位于清远市城北23公里的飞来峡风景区,是广东北江三峡中最雄伟险峻的一个,此处风景优美,山川壮丽,素以“古、广、美、奇”的独特风格,驰名遐迩。虽然不少人都知道飞来寺这座宝刹,但是飞来寺的由来,历史典故大家知道吗,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
清远飞来寺名字的来历
峡山有寺,始见于梁武帝普通元年(公元520年),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。飞来寺建寺,崇信佛教的梁武帝为其赐题“至德”门额匾,故初名至德寺。
“飞来”二字因为想象中的灵动和壮观,无论是杭州灵隐飞来峰,还是清远的飞来寺,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宠儿,市井百姓口中盛事。但建寺之后的几百年里,作为岭南名刹的飞来寺多次得到皇家赐额命名,寺名多次变更,直到南宋景定五年(1264年),宋理宗赵韵为寺庙赐额“峡山飞来广庆禅寺”,飞来之名才最终确定。峡山有寺,始见于梁武帝普通元年(520年),崇信佛教的梁武帝为其赐题“至德”门额匾,故初名至德寺。建寺之后的几百年里,飞来寺多次得到皇家赐额命名,寺名多次变更。南宋景定五年(1264年),宋理宗赵韵为寺庙赐额“峡山飞来广庆禅寺”,飞来之名最终确定。
飞来寺最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,自然是“飞来”二字的来历。北宋胡愈的《重修飞来宝殿记》,是现有最早记录这一传说的文字记载,其中讲述了“峡有二神人”将寺庙搬迁至此的故事。这一故事随时间推移变得丰满,清代孙绳组编纂《禺峡山志》中的记载最为详细,相传黄帝的两位庶子大禺、仲阳,为峡山奇丽景色所吸引,隐居山中。梁武帝普通元年十月十八日晚,他们化为游方居士前往远在安徽的舒州上元延祚寺,得到僧人同意后,运用神力,一夜之间将其搬到清远峡山。黎明前,寺庙已在峡山落地生根,庙宇楼阁突然出现,故而声名远播,以“飞来”为名。
飞来寺与古代名人的历史渊源
一直以来,飞来寺以周围山峰险峻雄奇、寺院圣山灵迹奇妙、佛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、流泉飞瀑气势壮观、雾岚云海景色奇幻、山间林木花草奇异等显著特色闻名于世,留下了珍贵的名人诗书字画、石刻碑偈等珍贵文物和文化遗产。相传,禅宗初祖达摩、三祖僧粲、六祖惠能、鉴真等高僧也曾在飞来寺留迹。
飞来寺曾经保存着梁武帝赐额碑和唐代张九龄、沈佺期,宋代米芾、苏轼乃至元、明、清直至当代的文物和名人题刻,时至今日,虽然部分因灾变损毁,但从白庙一路欣赏碧水青山,入寺登高,仍可在山路两旁、幽谷之上见到大量的名人题刻,怀古探幽、心旷神怡。
在漫长的岁月当中,北江是中原与南粤交通的水上要道,峡山又是北江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。
关于峡山陆路的修建,从《禺峡山志》中可以了解到一些,明代嘉靖十五年(1536年)广东佥事吴廷翰开峡路,其原因是水路经“峡山阻险、涛石危喦,为舟楫之厄”,水急礁多,船行并不安全,所以开凿陆路。陆路开通之后,不论是南下北上、坐船行路的经商行旅之人,“皆欢忻叹咏”。由此可见相比水路,陆路更安全和便利。
但在陆路不通之时,到哪去找与水路息息相关的古时人物与人文呢?古往今来,为生计而从北江水路南下北上的市井百姓的情形,已不得而知。但飞来寺流传至今的诗词、题刻提供了一份参考,也足见峡山古时来往之盛。
长安三年(703年),唐代开元时期的著名宰相张说被流放到钦州,途经峡山赋《登峡山寺》一首,写出他入寺时的心态变化。首句“流落经荒外”,写他被流放到岭南边陲的处境,“云峰吐月白,石壁淡烟红”等句,则写出他在观景参禅时的目中所见,最后“静默将何贵,惟应心境同”,则是他心中感悟。
曾经走过这条峡山路的,还有张九龄、韩愈、苏轼、海瑞、汤显祖等历代文人墨客。他们沿北江南下,在峡山经过飞来寺时登岸参禅,或夜宿于此,休整一晚继续泛舟前往目的地,他们的沦落心态也留在诗句之中。如宋之问的“良候斯为美,边愁自有违”(《早入清远峡》),苏轼的“林空不可见,雾雨霾髻鬟”(《峡山寺》),贬官的凄愁和他乡异客的疏离感跃然纸上。无论如何,峡山秀丽的景色依然引发大家由衷的赞美,比张说略早一些的诗人沈佺期在《游峡山》一诗中赞说“遍览名山景,无如此峡山”,但比起这句非常直白的赞美,流传更广的却是后两句“两峰支碧汉,一水抱清湾”。
人们津津乐道的苏东坡与清远之间的故事,就发生在飞来寺所在的峡山。北宋宋哲宗邵圣年间,苏轼获罪被贬谪岭南大约六年时间,南贬和北归途中,苏轼曾两次游览飞来寺,留下多篇诗文和题刻,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《峡山寺》。此诗起首“天开清远峡,地转凝碧湾”,被历代广为流传,两句诗气象恢弘,相比起沈佺期的直白赞美,显然境界更佳。后人把飞来寺前一线峡江称之为凝碧湾,其源头当来自于此。诗中另一句“云碓水自舂”,则真实记录了宋代清远民间利用水力加工谷物及其他农产品的情况,也是古代清远利用水力资源的早期记载。
历史上,从唐朝的沈佺期、宋之问、张说、张九龄、李翱、韩愈,宋朝的苏轼、杨万里、米芾,元朝的高若风、郭孝基、岳至,明朝的解缙、海瑞、汤显祖,到清代的阮元、朱彝尊、袁枚、屈大钧等,都曾为飞来寺留下题咏。题咏、石刻的繁多,印证了飞来寺对清远文化的沉淀。
飞来寺的建立较梁武帝置清远郡(508年)只晚了12年,放在1500多年的历史河段中,与建制后的清远几乎同龄的它,成为清远人文、地理变迁的绝佳见证。
宋代《太平寰宇记》引谭子和《海峤志》云:“二月、五月、八月有潮上二禺峡,逐浪返五羊,经宿而至,故曰中宿峡。”《禺峡山志》中也有明“嘉靖十四年潮到,万历己卯潮水又达寺前”的记载。虽然随着自然地理的变迁,潮水已不可能再沿江而上直至飞来寺,但这一段与峡山、飞来寺有关的记载,让清远与浩瀚的南海拉近了距离,飞来寺西侧江畔的中宿分潮石,则是信达的见证。
这样一座千年古刹,又是位于风景秀丽的北江小三峡傍,是时候去感受一下!
广东福鹿游旅行社[www.fuluyou.com]
以上信息由广东福鹿游国际旅行社整理编辑,欢迎访问广东福鹿游国际旅行社了解更多,广东福鹿游国际旅行社服务热线 020-8370 6702清远旅游,广东到清远旅游价格,清远旅游攻略,清远旅游资讯